Home ] Up ] 1降生與童年(一) ] 2降生與童年(二) ] 3受浸與受試(一) ] 4受浸與受試(二) ] 5選召與跟從 ] 6傳道與神蹟 ] 7拒絕與敵擋 ] 8測試與變像 ] [ 9進城與潔淨 ] 10受試與警告 ] 11被賣與受審 ] 12被殺與復活 ]

教師版

第九課:進城與潔淨

經文:太廿一至廿二章、可十一:1—11、路十九:28—40約十二:12—19。

A)騎驢進城

1)日期:逾越節是在猶太人的正月十四日黃昏舉行的,按約翰福音十二章一節的記載,主耶穌在逾越節前六天來到伯大尼(馬大、馬利亞和拉撒路的家)作客,那時馬利亞以真哪噠香膏膏主耶穌,是為主耶穌的安葬預備的。在第二天就上耶路撒冷,參約翰福音十二章十二節,那時正是逾越節前五天,即正月初九日。

2)地點:從伯大尼(馬大、馬利亞及拉撒路的家)向西(耶路撒冷的位置)出發,經過伯法其,再到達橄欖山上,便在那裡打發兩個門徒到對面的村子,為祂將驢和驢駒子帶來,參太廿一:1—2 ,路十九:29。在得著驢和驢駒子才公開以王的身份進入耶路撒冷城。

3)目的:

a)應驗預言

i)「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喜樂!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歡呼!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祂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的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亞九:9

馬是爭戰時所用,驢是和平之日用的,騎驢為舊約的傳統習俗,表示騎驢者帶著和平的使命。主耶穌在此時騎驢進城是表示是彌賽亞,但卻是以和平之君的姿態出現。門徒在主從死裡復活後,才明白亞九: 9中的話為論及主耶穌,表明主耶穌為真實的王。

ii)「奉耶和華的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我們從耶和華的殿中,為你們祝福。」詩一一八:26

當主耶穌進城中的時候,他們一致公認祂是神所差來的王,這使聖經上的預言應驗了。眾人將衣服放在路上,路十九:35,又將樹枝砍下來放在路上,是表示歡迎主,太廿一:8。眾人又前隨後行的跟從主,並大叫和散那歸與大衛的子孫,太廿一: 9。大衛的子孫是對彌賽亞的尊稱。用棕樹枝以示歡迎,是舊約一個迎迓和接待王的傳統習俗,又以詩一一八作為頌詞,又稱「以色列王」表示承認主耶穌為彌賽亞。

b)顯主奇特

i)顯主奇妙

α)從主耶穌指示門徒得著驢駒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主耶穌的能力,因祂知道一切將要發生的事,一切都在祂的掌握之中。那兩個門徒所遭遇的正如主耶穌所預言的一一發生,難怪及後他們要將衣服放在驢駒子上,並向主耶穌作出敬拜。

β)驢的天性本是難馴的,加上驢駒子是從來沒有人騎過的,應是非常難騎的,但牠對主耶穌卻沒有絲毫的反抗,這是表明主的權柄。另一方面表明主的尊貴,這驢駒子是分別為聖的給主用,其實牠是被留待主到來才用,路十九:30,因主耶穌曾說若有人問要作甚麼,只需告訴那人說:「『本主』要用牠」。可見驢駒子真正是屬於主,萬物都是屬於主。

γ)主耶穌實在是奇妙的,因為祂知道人擁有甚麼,又知道人的心如何,因祂知道「那人」在主有需要之時能毫不吝嗇的將驢及驢駒子供給主使用,祂是全能全知的主。「若有人愛 神,這人乃是 神所知道的。」林前八:3,被主使用不在乎能不能,乃在乎肯不肯。

ii)顯主勇敢

這是主耶穌在地上最後一次進入耶路撒冷,主知道祂必須為人捨命,亦知猶太人正找機會殺祂,祂如此作會引起他們的忿怒,但仍勇敢的面對要發生的事。當時法利賽人叫主責備門徒不要如此歡呼,但主以他們不出聲,石頭也要出聲即要為祂作見證,路十九:40。此事成了預言,因主後七十年,羅馬人攻破耶路撒冷,聖殿被毀,那些破爛的石頭正好見證主的話是真實的。另方面,主不為自己要面對死亡而悲哀,反倒為了耶路撒冷(猶太人)而哀哭,為了他們的無知及硬心而難過,參路十九:41—44 。

iii)顯主仁慈

主耶穌受到歡迎王的接待不是因為殺敗敵人,而是因祂所行過的異能及善行,主耶穌乃是以仁愛吸引人的歡呼,更重要的是因他們看過拉撒路的復活而相信主。可惜日後這群人呼叫釘主十字架。可見信主必須真心相信,這比眼見更為重要。約十二:18

iv)顯主為王

主耶穌在地上多次的禁止門徒把祂的真正身份公開,因怕百姓中有騷亂,但在此時卻毫無掩飾的公開祂的身份,又故意讓百姓承認祂是王的事實,因為主耶穌知道祂的時候(釘十字架)快到了,祂要讓百姓知道那位替他們死的正是他們的王,故祂沒有禁止百姓激烈的歡呼。因百姓生活的中心是在聖殿,這位王在當中察看各樣物件,因祂的審查為祂明天要在當中審判作出預備。在晚上與眾門徒回到伯大尼去,參可十一:11,主耶穌雖表明祂是王,但祂竟不留在大君的京城中居住,真是叫人感希奇?是因當中已敗壞,而不配給與祂居主!

B)潔淨聖殿

1)日期:正月十日,主耶穌在進城那一天已看過聖殿的各樣物件,因那天正是安息日,那些聖殿中的商人沒有作生意,但他們的惡行早已被主耶穌看出來了,參可十一:11,故主耶穌在七日的第一日(騎驢進城的次日)才潔淨聖殿。

2)行動:

a)主耶穌在進城期間因在無花果樹上找不到食物(有葉子則應有果子),故咒詛那無花果樹,這是祂將要作之事的表徵──以色列人(無花果樹)因不結果子而受到 神的審判,參可十一:12—14 ,另參路十三:6—9 。

b)主耶穌早在祂作工的初期,曾首次的潔淨聖殿,參約二:13—17 ,並對那些商人及與商人勾結者作出嚴嚴的警告,可惜聖殿仍受到他們的惡行所玷污。

c)主耶穌在上十字架前,再次以祭司的身份來潔淨聖殿,祂趕出殿裡一切作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的人之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也不許人拿甚麼經過。但是主耶穌卻沒有打過任何人,可見主耶穌仍是溫柔的,是為父 神的事而迫切。

d)在殿中有一些瞎子及瘸子到主耶穌那裡,祂就治好了他們,也有一些小孩在那裡歌頌主耶穌,祂把聖殿恢復了它最初的目的,使它再次成為禱告的殿。

3)目的:

a)主耶穌教訓人聖殿應作禱告的殿,但人將它變成了賊窩了,參可十一:15—18 。另一方面猶太的宗教領袖為了財利,而將外邦人禱告 神及認識 神的外殿作為賣買的地方,輕忽了外邦人認識 神的重要,不明白神亦願意外邦人因認識神而得救,妄顧人的靈魂。故主耶穌引用的經文正是以賽亞先知預言 神要趕散以色列人,又要招聚他們,並且要招聚其他人(外邦人)歸併他們,參賽五十六:7—8 。

b)另一方面,聖殿中有疾病但被人輕忽的人反蒙主耶穌所醫治,參太廿一:15,主耶穌雖剛怒氣填胸的把那些得罪 神的人、事及物推倒,但祂頃刻間又向有需要的人顯出 神的憐憫,祂是那位深愛世人的主,可憐猶太領袖卻漠視這些受困苦的人,他們只為財受阻而惱怒,卻不會為百姓蒙恩而快樂。祭司長和文士要主耶穌制止那些小孩的歌頌,是因他們知道小孩們的話正是對歌頌彌賽亞,他們否認主耶穌配得,可是主耶穌卻以此正應了聖經上的話!

c)在潔淨聖殿後,主耶穌再次的離開耶路撒冷到伯大尼去,因在那裡有真正明白主心腸又敬愛主的人,主耶穌的心在那裡才能真正被體貼!(在當時只有伯大尼的馬利亞明白主耶穌將要死的事實,但門徒仍是未明白,故未能對主耶穌表同情及同心!)

初九日

初十日

十一日

十二日

十三日

十四日

十五日

十六日

十七日

星期六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騎驢

進城

潔淨

聖殿

受試探及警戒

猶太人

 

最後

晚餐

被釘

十架

節期的

安息日

平常的

安息日

死裡

復活

 

 

 

學生版

第九課:進城與潔淨

經文:太廿一至廿二章、可十一:1-11、路十九:28-40,約十二:12-19。

A)騎驢進城

1)日期:逾越節前五日,即正月初九日,約十二:1,12。

2)地點:從伯法其和伯大尼對面的橄欖山上,打發門徒到對面的村子為祂將驢和驢駒子帶來,路十九:29,並由此進入耶路撒冷城。

3)目的:

a)應驗預言

i)「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喜樂!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歡呼!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祂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的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亞九:9

騎驢為舊約的傳統習俗,表示騎驢者帶著和平的使命,主耶穌是以和平之君的姿態出現。門徒在主從死裡復活後,才明白亞九:9中的話為論及主耶穌。

ii)「奉耶和華的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我們從耶和華的殿中,為你們祝福。」詩一一八:26

當主耶穌進城中的時候,眾人將衣服放在路上,路十九:35,又將樹枝砍下來放在路上,是表示歡迎主,太廿一:8。眾人又前隨後行的跟從主,並大叫和散那歸與大衛的子孫,太廿一:9。大衛的子孫是對彌賽亞的尊稱。用棕樹枝以示歡迎,是舊約一個迎迓和接待王的傳統習俗,又以詩一一八作為頌詞,又稱「以色列王」表示承認主耶穌為彌賽亞。

b)顯主奇特

i)顯主奇妙:從指示門徒的中看到祂預知一切、掌握及管理一切,更明白人心。

ii)顯主勇敢:主知道法利賽人找機會殺害祂,也知道必須為人捨命,故勇敢的面對。

iii)顯主仁慈:主耶穌受歡迎是因所行過的異能及善行,是以仁愛吸引人的歡呼。

iv)顯主為王:主耶穌公開以王的身份進城,是要百姓明白為他們死的是他們的王。

B)潔淨聖殿

1)日期:正月十日,主耶穌在進城那一天已看過聖殿的各樣物件,可十一:11,但主在第二天(七日的第一日)才潔淨聖殿。

2)行動:主耶穌趕出殿裡作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的人之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也不許人拿甚麼經過,但是祂卻沒有打過任何人,並且醫治那些到祂面前的病人,可見主仍是溫柔的,是為 神的事而迫切。又有小孩子歌頌主耶穌為彌賽亞。

3)目的:主耶穌指出聖殿應作禱告的殿,但人卻將它變成了賊窩了,可十一:15─18,是因為猶太人貪圖財利,而把給與外邦人禱告 神及認識 神的外殿變作賣買的地方,輕忽了外邦人認識 神的需要,不明白 神也是願意外邦人因認識 神而得救,妄顧人的靈魂。另一方面殿中有疾病但被人輕忽的人反蒙主耶穌所醫治,太廿一:15,可見主憐愛人,猶太人卻漠視受困苦的人。

 

Home ] Up ] 1降生與童年(一) ] 2降生與童年(二) ] 3受浸與受試(一) ] 4受浸與受試(二) ] 5選召與跟從 ] 6傳道與神蹟 ] 7拒絕與敵擋 ] 8測試與變像 ] [ 9進城與潔淨 ] 10受試與警告 ] 11被賣與受審 ] 12被殺與復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