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 活出屬靈的生命
〔六:1-18〕
本課要旨:進入第六章,保羅仍繼續教導加拉太人,當如何行事為人,及如何挽回那些曾犯錯的肢體,並提醒作基督徒應有的責任。最後他帶出自己最深的經歷--第四個十字架的真理,作為全書的結束。
1.在〔六:1〕中:(註一)
a.這裡所說「屬靈的人」是甚麼人﹖
b.挽回犯罪的肢體當留意甚麼原則﹖
2.「基督的律法」指甚麼﹖我們應怎樣完全這「律法」﹖〔六:2,4;另看五:14;羅十三:8〕
3.人在生活裡,最容易犯上甚麼心態上的毛病﹖〔六:3-5〕(註二)
a.
b.
c.
4.我們應如何避免犯上以上的幾種毛病﹖〔六:4〕
a.
b.
5.〔六:2〕與〔六:5〕的兩種「擔」有何不同﹖(註三)
* 六:2 * 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 *
* 六:5 * 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 *
6.當我們的「擔子」太重時(〔六:5〕的那種),應怎辦﹖
7.在〔六:6〕所指的「受教者」是誰﹖「施教者」又是誰﹖而「受教者」又有何責任﹖你有沒有履行此責任呢﹖(註四)
8.在〔六:7〕所提及的「自欺」,是否指〔六:3〕的「自欺」﹖請思想此話的嚴重性。
9.請看下面屬靈因果律的分析(注意神的警告)。〔六:7-8〕
經文 | 因 | 果 | 警告 |
六:7 (理論) | 種甚麼 | 收甚麼 | 神是輕慢不得 |
六:8上(反面事實) | 順情慾撒種 | 收敗壞 | |
六:8下(正面事實) | 順聖靈撒種 | 收永生 |
從經文可見,我們今天所投資的,正不知不覺的影響我們將來永存的
收成!請檢討我們今天所種的是甚麼,及思想需要重新較正之處。
(註五)
10.我們行善,有甚麼地方需要注意﹖〔六:9-10〕(註六)
a.態度上:〔參帖後三:13〕
b.時間上:
c.對象的優先次序上:〔參提前五:8〕
請分享你曾向人行善的經歷。
11.保羅忽然提及自己親手寫的字是何等的大,有何用意﹖〔六:11〕
12.請指出假弟兄的錯誤,並思想每種錯誤的含意。〔六:12-13;
太廿三:3-5〕
a.
b.
c.
13.〔六:14〕出現本書第四個十字架。請填上下面空格,後答問題。
角度 | 觀察者 | 被釘者 | 結局 |
第一角度 | 就 1.___________ | 而論 * 2.___________ | 已經釘在十字架上 |
第二角度 | 就 3.___________ | 而論 * 4.___________ | 已經釘在十字架上 |
a.「世界」代表甚麼﹖〔六:14;約壹二:15-17〕
b.試從第一角度去解釋「世界已經被釘在十字架上」這句話。
c.試從第二角度去解釋「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這句話。
d.保羅深深經歷十字架的功效,請思想這功效是否發生在你身上呢﹖
14.如何能作新造的人﹖〔六:15;林後五:17〕
15.「此理」是指甚麼﹖保羅為何提及「神的以色列民」而不說加拉太人呢﹖〔六:16;羅二:28-29〕(註七)
16.保羅身上「耶穌的印記」何解﹖我們是否也有此印記呢﹖〔六:17〕(註八)
17.保羅只簡單的用「願我主耶穌基督的恩常在你們心裡」作本書結尾的祝福語,有何用意﹖〔六:17〕
第十二課附註:
註一:「所勝」原文是「取食」之意。
註二:「無有」呂譯「不是了不起」。
註三:1)「重擔」KJV, NIV 譯 " burden "。2)「擔子」NIV 譯 " load "。
註四:「把一切需用的供給」新譯「分享自己一切美物」。
註五:「情慾」原文是「肉體」。
註六:「到了時候」新譯「到了適當時候」。
註七:「此理」新譯「準則」。
註八:「印記」原文是「烙印」的意思。\
參考答案:
第十二課:活出屬靈的生命
1.a.狹義上指那些沒有被異端迷惑的人,廣義上指在平日能站穩在真理中的人,並有愛心去挽回弟兄者。
b.要用溫柔的心,但也要小心被異端引誘。
2.是指彼此相愛的生活。各人有各人的擔子,但要互相擔負、彼此相愛,這才滿足了基督的律法。
3.a.自欺:指本來自己是沒有的,卻欺哄自己,自以為有。
b.自誇:是與別人比較而產生的〔六:4〕。
c.懶惰:不負自己應有的責任(擔自己的擔子)〔六:5〕。
4.a.察驗自己的行為。
b.專在自己,不在別人。意即不與別人比較而自誇,只求自己在神面前是否活得對。5.〔六:2〕與〔六:5〕所提及的擔子,在原文是用兩個不同的字。〔六:2〕的「重擔」是指在心靈上的壓力,乃是超過一個人所能承擔的重擔;如傷心、苦痛、失望等。基督徒要互相分擔這種擔子,去減輕同伴的重擔。而〔六:5〕的「擔子」則是指在責任上的擔子,如個人繳交稅項等。這些擔子有的是別人所不能分擔的,是我們個人有責任去負起的擔子〔羅十四:12;林前三:10-15〕。
6.不要忘記神的應許〔詩五五:22〕,並要知道主是那位天天背負我們重擔的主〔太十一:28-29〕,當將事情交託祂。
7.受教者指弟兄姊妹。施教者指教會的牧者。信徒有責任供給牧者的需用;而且不單是責任上,乃是出於愛心,分享自己所享有的一切﹖
8.這個「自欺」乃是指下文所論及應不自欺而行善的事而言(因為是緊接句)。人常自欺不行善,只期望明天會有好的結果,卻忽視今天應在屬靈的路上撒下善種,這實在是很嚴重的事,卻十分普遍。
10.a.不要灰心。要有心理準備有時向人行善,對方未必會領情,但仍勉力的去行。
b.要忍耐。相信神的應許,到了神的時候就有收成。
c.先看顧自己的家人,然後是神家裡的人,最後是未信主的人。
11.表示這是他的親筆信,並非是別人代筆的。從此可見他是何等重視此信,因事態嚴重。
12.a.只重外表,不重內心,並自誇自己肉體的長處。他們因有受割禮而加拉太人則無,他們以此為優點、為自誇之處〔六:12上、
13;太廿三:5〕。
b.勉強別人守律法,而自己卻不守律法,能說不能行〔六:12下,13;太廿三:3-4〕。
c.怕為信仰而來的逼害〔六:12〕。
13.1. 我;2. 世界;3. 世界;4. 我。
a.世界可代表它一切吸引人的地方;如事物、群眾、玩樂、罪惡、誘惑等。
b.凡釘在十架(木頭)上的都是被神咒詛的〔三:13〕,可見世界的一切誘惑、罪惡等,都是神所憎惡的。此外,世界既被釘在十架上,就像死了,就失去它的活動力,也失去對保羅的吸引力。關鍵在於十字架的功效。
c.對保羅而言,他已死在十字架上,他與世界已斷絕了一切關係,一切的東西像是都已過去;世界亦已失掉保羅,它也不能攪擾一個已死的保羅,因世界看他為已被釘死了。世界只會吸引那些仍在世界上活動的人,而保羅已是不屬世界了。關鍵亦是在於十字架的功效。
14.在基督裡便能作新造的人。
15.「此理」是指全書所論「因信稱義」的真理,人接受福音就得到真平安。保羅用「以色列民」一詞正暗示甚麼人才是真的以色列民,就是那些不在乎外貌,只在乎內裡受割禮的人。注意本句是緊接著〔六:15〕的。
16.「耶穌的印記」是指保羅心靈上的印記,即保羅認定他心裡已烙上「屬於耶穌」的印記,是有「十字架」永久的記號,非指在肉體上有印記。當時社會只有奴隸、罪犯、士兵等人身上才有肉身的印記。
17.加拉太就是因為離開恩召的主,失去了神的恩惠〔一:16〕,所保羅再次強調,為要提醒他們。